无障碍|微信 |微博 |手机版 |长者版

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

市文旅局关于印发《武汉市文旅元宇宙创新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

市文旅局关于印发《武汉市文旅元宇宙创新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

时间: 2024-12-10 13:05 来源: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
MB1991395/2024-32038 发文日期 2024-11-13
发文机构 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 发文字号 武文旅规〔2024〕2号
主题分类 文化 有效

各区(功能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单位:

经中共武汉市委、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将《武汉市文旅元宇宙创新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特此通知。

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

2024年11月13日


武汉市文旅元宇宙创新发展三年行动方案

(2025—2027年)


    为深入贯彻落实《工信部文旅部等17部委“数据要素x”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湖北省加快未来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和《武汉市促进元宇宙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2—2025年)》相关要求,加快推进我市文旅元宇宙创新发展,打造数字文旅发展新引擎,特制订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市委、市政府“三个优势转化”总体部署和要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以创新为动力,以场景应用为牵引,以企业为主体,凝聚文旅产业和数字创意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不断开辟我市文旅元宇宙新领域新赛道,培育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将武汉打造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文旅元宇宙创新发展高地。力争到2027年,武汉文旅元宇宙产业生态体系基本形成,品牌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核心产业规模超过4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1000亿元,初步建成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文旅元宇宙创新引领区,引导文旅元宇宙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努力创建国内领先的数字创意、文旅元宇宙产业发展基地,全面构建元宇宙产业创新发展生态环境。

二、重点任务

(一)夯实数字文旅基础设施。加快高速信息网络与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在全市旅游景区、旅游街区、文博场馆、星级饭店、文化企业等重点区域和单位,加快5G-AIPv6网络规模化部署,拓展5G网络覆盖范围,优化室内5G网络覆盖质量,推动智能物联(AIoT)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文旅元宇宙相关应用需求的高性能通信网络。推动数字文旅超算、智算、云计算、边缘计算一体化多元协同算力体系建设,构建算力、算法、开发一体化的新型文旅元宇宙基础平台,支撑协同创建、高精仿真、实时渲染、智能交互的规模化作业,完善数据安全管理,提升数据共享、数据交易管理水平,逐步打通多维度多场景的数实融合。加快发展边缘计算基础设施,鼓励符合条件的中小数据中心作为边缘计算端,满足文旅行业业务边缘计算需求。整合全市算力调度平台和超低时延(URLLC)算力网络资源,鼓励支持市场主体投资建设文旅元宇宙项目基础设施,全面提升算力供给质量,推动文旅元宇宙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利用小微企业服务补贴券为文旅元宇宙中小微企业提供算力等数字化服务,降低企业购买算力服务成本。(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文旅局、市商务局、市数据局、市文旅集团、东湖高新区管委会、中国电信武汉分公司、中国移动武汉分公司、中国联通武汉分公司)

(二)增强协同创新攻关能力。依托高校、科研机构和骨干企业协同创新,推动文旅元宇宙理论和应用研究,强化文旅元宇宙关键技术攻关。围绕文旅元宇宙重点领域、关键技术、底层支撑,鼓励支持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聚焦智能算法、扩展现实(XR)、时空引擎+实时渲染+大规模建模、数字孪生等方面技术开展联合攻关,推动大语言模型在智慧文旅中的技术创新与场景应用。支持多模态理解与3D世界模型生成、低代码快速构建虚拟协同创作空间、大语言模型智能体训练等前沿技术创新及其成果转化。鼓励支持文旅产业链上下游协同、面向应用场景、具有市场潜力的应用技术研发,增强技术联合攻关能力、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和产业配套能力。(责任单位:市科创局、市经信局、市文旅局)

(三)拓展文旅元宇宙新场景。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建筑信息模型(BIM)、虚拟仿真、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SLAM)、数字孪生等技术,加快开发应用虚实融合的景区XR导览、智慧管理和线上线下联动运营新模式。推动武汉特色文化IP资源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开发,打造两江四岸、盘龙城遗址文化、红色文化场馆等重点区域开发建设沉浸式场景空间和特色文旅体验项目,“江城味、荆楚韵、中国风、国际范”的数字文旅武汉盛景鼓励支持全市文博场馆使用XR扩展现实、全息影像、数字光影、人工智能、5G+8K、智能感知等新技术和装置设备,打造交互性、趣味性、沉浸式艺术演绎、图书阅读、文物展示虚实融合体验空间鼓励旅游景区、街区、文博场馆打造基于虚实场景相融的沉浸式演艺新项目。鼓励歌剧、舞剧、话剧、杂技、曲艺等舞台艺术采用虚拟现实技术打造精品力作,推动虚拟现实与演艺娱乐融合发展。支持打造一批元宇宙大空间文博展馆、元宇宙街区等网红打卡地标性项目和景观,塑造文旅体验场景特色品牌。鼓励文旅数字虚拟人在城市广电、日报、公交、地铁、机场、商场、展馆等城市服务场景的应用,打造文旅IP和城市虚拟形象代言人,为市民和游客提供全天候、个性化服务,推动城市文旅产品多元化营销模式创新。(责任单位:市文旅局、市园林林业局、各区人民政府、市文旅集团)

(四)打造数字文旅内容创作高地。创新内容生产方式,支持网络视听、动漫、游戏、影视、演艺、虚拟数字人、数字艺术品等领域的企业、机构和个人创作者依托元宇宙技术打造更具交互性、沉浸感的精品力作。支持内容平台用户生产内容(UGC)、职业生产内容(OGC)、专业生产内容(PU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等数字内容创作及其模式创新。推动新一代内容创制资源和要素集聚集群发展,集聚内容创制资源,提质升级动漫、游戏、文创、新媒体产业园区,建设发展一批互联网平台内容制作基地,加快引育一批数字内容创制企业,产学合作培育一批内容创作者,推动元宇宙数字内容创新创业和产业发展,构建“点群联动、资源共享、协同创新、持续发展”的数字内容创作生态。加快传统文化的数字化改造,鼓励开发数字原生内容,推进“数字藏品(数字艺术品)+”,打造集评估、发行、流通为一体的数字藏品服务平台,创新数字艺术品知识产权保护、运用和价值实现新途径。(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文旅局、市经信局、市科创局)

(五)推动数字文旅创新资源集聚发展。推动网络视听、数字动漫、网络游戏、数字艺术、数字出版、数字演艺、数字孪生等数字内容创作、生产、传播和服务资源集聚、多元融合和集群发展,打造一批特色文旅元宇宙产业园区、创业孵化器和专业加速器,建设数字内容创作者基地、文旅元宇宙科技体验实验基地,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依托高校和龙头企业建设文旅元宇宙创新发展中心,围绕数字内容创制、标准制定、成果转化、安全监管、重大项目等重点方向,开展信息咨询、技术研发、产品研制、检验检测、人才培训等服务。加快建设由政府、企业、行业组织和高校等多元主体投入的共性技术公共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文旅元宇宙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服务。强化专业引导和平台服务功能支撑,集聚产业创新资源,着力培育龙头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责任单位:市文旅局、市委宣传部、市科创局、市经信局、市地方金融局、市市场监管局(市知识产权局)各区人民政府)

三、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建立市区各级各相关部门协同推进文旅元宇宙发展工作机制,切实加强对文旅元宇宙发展工作的统筹协调和组织领导,扎实推进重点任务落实落地。适时组建文旅元宇宙行业联盟和专家委员会等产业促进组织机构,加强战略性、前瞻性、关键性问题研究,实施联合攻关,形成发展合力。(责任单位:市文旅局、各区人民政府)

(二)资金保障。积极争取国家、省市各类专项资金支持。发挥国有金融和基金机构的作用,对创新性强、示范性强、带动性强、产业化前景好的文旅元宇宙项目给予信贷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开发文旅元宇宙知识产权质押、科技保险金融产品和服务。联合社会资本,设立文旅元宇宙领域早期和长期投资的子基金,支持初创项目和重大项目。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由市文旅局会同市财政部门共同制定相关财政奖补政策实施细则。(责任单位:市文旅局、市地方金融局、市财政局)

(三)人才保障。用好武汉英才计划,吸引集聚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方面高层次人才,选拔和支持一批文旅元宇宙相关领域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支持建设文旅元宇宙技术技能人才实训基地,增强高水平人才供给。(责任单位:市人才工作局、市文旅局、市教育局、市科创局、市委宣传部)

(四)宣传保障。加强文旅元宇宙相关规划、政策、进展、成果等的宣传力度,推介文旅元宇宙创新发展典型案例,开展文旅元宇宙知识宣传普及活动。鼓励支持企业、行业组织等开展文旅元宇宙领域的会、展、节、赛”等交流与推广活动,打造有影响力的文旅元宇宙活动品牌。支持企业、行业组织基于虚拟现实技术建设展示体验中心和线上虚拟展厅,开展形式多样的体验活动。开展文旅元宇宙产业发展状况监测工作,把握产业运行态势,强化跟踪服务机制,确保文旅元宇宙产业平稳、健康、高质量发展。(责任单位:市文旅局、市经信局、市科创局、市委宣传部)

附件:

     已阅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