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文旅局对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20240036号提案的答复
关于优化我市博物馆服务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发掘馆藏资源丰富博物馆服务内容
(一)国际博物馆日讲活文物故事
根据今年的国际博物馆日“博物馆致力于教育与研究”的主题。开展了“镇馆之宝·馆长说”第二季系列活动。市级各博物馆举办展览46个,开展社教活动43场。据不完全统计,各级各类媒体活动报道200余篇,全网阅读量突破6000万人次,受到广泛关注。活动中局直属11家博物馆馆长再携“镇馆之宝”重磅登场,用通俗的语言、鲜活的故事、权威的解析,讲述“镇馆之宝”及其背后蕴含的故事,让文物“活”起来,与观众实现“对话”。
(二)举办多样社教活动
各博物馆充分发掘自身文博资源,主动贴近群众需求,形式“走新”内容“走心”,开展了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博惠民活动,拉近与文物距离,感知文物魅力。八七会议会址纪念馆开展“老街探寻 开启红色之旅”开学第一课活动别具一格且充满深意;晴川阁举办系列线上手作课堂,晴晴、小禹和阁迷们学习制作龙灯、龙头帽、醒狮挂件等,并讲述这些传统物件背后的文化习俗故事;武汉中共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带领红领巾小记者一行在新洲区凤凰镇毛家冲村开展“红领巾爱祖国 志愿暖阳伴成长”关爱留守儿童公益行活动,进行红色文化+生态旅游的复合型思政研学之旅,引导青少年深度体验红色文化和乡村振兴发展。
二、融合文旅资源拓展博物馆服务路径
(一)举办精品特色展览
各馆紧贴时代发展脉搏,创新展览理念,在发掘自身馆藏资源举办原创展览的同时,积极将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举办多样具有特色的引进展览和交流展。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纪念馆建馆45周年之际举办《为了正义与和平——武汉抗战中的国际友人特展》寻访1938年国际友人在汉足迹,致敬抗战中的国际友人;武汉博物馆举办引进展《惟日与月——明万历文物专题展》再现明代万历时期皇室宫廷生活,并开发了相应的文创产品出警入跸主题帆布包;武汉革命博物馆举办“行走的展览”系列活动,《纪律建设永远在路上》《信仰铸忠魂》等巡展走进上海交通大学、东北烈士纪念馆、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等地。
(二)创新拓展文物利用
在旅游旺季为了游客更加便捷、高效、舒适地参观,指导各馆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适时延长开放时间,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服务更多参观游客。探索文物活化利用,充分发掘文物内涵,紧贴生活实际和当下热点,通过文物会说话、文物数字VR视频、文创产品开发等利用方式架起连通古代文物与现代生活的桥梁,使公众感知文物内涵,热爱传统文化。
三、强化场馆建设提升博物馆服务质量
(一)利用数字技术为博物馆功能赋能
各馆推动馆藏资源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让科技为博物馆各项业务赋能,提升博物馆服务效能。武汉市中山舰博物馆上线AI导览员——智小蓝参观助手,通过互动为游客提供文物讲解、展览介绍、设施指引等有针对性的贴心服务。还研发了数智图录《名舰遗珍》,以纸质图录和二维码数字化信息相结合的形式,以3D交互模型、在线语音讲解等形式展示中山舰博物馆多年来在藏品研究方面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二)成立志愿者联盟
指导各馆培养志愿者服务团队,举办小志愿者暑期体验营,吸纳社会人员从事博物馆志愿服务。打造出“我在红巷讲党史”“红巷苗苗”“红领巾讲解员”等志愿服务品牌,深受广大群众欢迎。武汉市中山舰博物馆中小学及大专院校志愿者大联盟成立大会,十二家大中小学现场签订合作协议。在藏品保护、陈列展览、档案管理等业务中引入志愿者,帮助学生发挥自身特长。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