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文旅局对市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第20220072号建议的答复
《关于推进汉剧地方立法保护工作的建议》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汉剧是我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在荆楚文化和中国戏曲发展史上有独特地位。加强对汉剧艺术传承和发展的保护,对于突出我市地域文化特色,重振戏曲“大码头”,建设文化繁荣的新时代英雄城市有重要意义。
我市非常重视汉剧传承保护工作。市委、市政府制定了《关于振兴武汉戏曲“大码头”的实施方案》,从加强阵地建设、加强精品剧目创作、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强演出交流、加强传承保护研究、加强观众培养和市场培育、加强群众组织和民营剧团培育、加强宣传推广等方面对包括汉剧在内的戏曲艺术发展进行支持。
一是邀请著名专家、武汉大学郑传寅教授团队编撰“汉剧大典”。二是实施“百戏工程”,对汉剧经典剧目进行资料收集和研究,并安排专项资金支持传统优秀剧目复排录像,促进汉剧艺术活态传承。三是实施舞台艺术青年人才培养计划,为优秀青年人才量身制定培养方案,为青年人才提供发展平台。举办汉剧定向班,成建制地为武汉汉剧院培养后备专业技术人才。四是资助汉剧艺术家成立名家工作室,对濒临失传的汉剧代表性剧目进行整理、研究。五是组织武汉汉剧院参加“戏曲进校园”等活动,通过现场表演、授课和录制课程等方式,让年轻一代更多地了解汉剧。六是支持武汉汉剧院创排新编历史题材汉剧《霓裳长歌》,荣获了湖北省2018年舞台精品创作工程项目和2019年湖北省委宣传部精神文明“五个一工程”奖。
前期,我们对国内其他城市的地方戏曲保护立法进行了摸底调查,如《苏州市昆曲保护条例》《安庆市黄梅戏保护传承条例》《福州市闽剧保护规定》《汕头市潮剧保护传承条例》等。我市进行汉剧传承保护立法,应该明确对汉剧传承保护机构的定位、传承研究经费的保障、专业人才的保障、演出活动的保障、知识产权的保障、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汉剧传承和研究的政策。2022年7月,市人大率队组织市司法局、市文旅局前往武汉汉剧院进行了调研,与人大代表和汉剧艺术工作者进行了座谈,详细了解了汉剧发展现状和立法的可行性、必要性。
下一步,市人大有关专委会和法规工作机构将进一步研究,争取尽快将汉剧保护立法纳入人大立法调研计划,对立法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应予规范的内容进行深入调研。调研成果经市人大认可后,纳入立法计划。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