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文化和旅游局关于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第20210112号提案的办理回复意见
“关于加强红色文化传承与保护工作的建议”的提案收悉,我局对该建议高度重视并表示认同,现具体答复如下:
一、弘扬武汉红色文化意义重大
武汉是中国革命的发祥地之一,也是名副其实的“英雄之城”,近代以来,在辛亥革命、国民革命和抗日战争时期,三次成为中国革命的中心。无数英雄志士在武汉“甘洒热血写春秋”奏响了一曲曲气壮山河的英雄凯歌,绘就了一幅幅波澜壮阔的壮美画卷。“红色”是这座城市永不褪去的底色,“英雄”是这座城市血脉中流淌的基因。武汉这些重要的红色文化遗产不仅是城市往昔光荣革命历史的见证,也是当下树立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位,彰显城市魅力,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宝贵财富,更是教育和激励广大市民不忘初心、砥砺奋进,加快打造五个中心建设现代化大武汉的精神力量和重要载体。
二、我市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情况
多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市文化和旅游局以保护革命文物、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传统为核心,充分发挥红色资源资政育人、以文化人的教育功能,努力把红色革命文物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特别是今年,以庆祝建党100周年为契机,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我局开展了一系列相关工作。
(一)夯实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基础
1.实施一批革命文物修缮工程,推动提升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水平。今年以来,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旧址、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汉口新四军军部旧址、姚家山新四军第五师机关旧址、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旧址已完成修缮并对外开放;2017年武汉中共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建成开放。
2.始终坚持“保护为主”,牢牢守住革命文物安全底线和红线。组织开展革命文物认定推荐工作,73处文物入选湖北省第一批革命文物;组织开展全市革命文物保护状况排查工作;推进不可移动文物历史文化保护线核查划定工作,将革命文物纳入全市国土空间规划“一张蓝图”管控。
(二)深入挖掘利用好红色文化资源
1.打造精品展览,巩固红色文化主阵地作用。今年以来,全市文博系统已策划举办红色展览50余个,其中《紧急时期得艰难探索—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历史陈列》入选“中宣部和国家文物局联合推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精品展览”。
2.举办红色主题系列活动,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全市文博系统结合重大节点,策划开展红色主题系列活动100余场次。“5·18”国际博物馆日,举办“忆百年风华 追革命足迹—寻访英雄武汉红色记忆”主题活动;七一前夕,举办红歌快闪、特别党课、红色主题展演等活动。据不完全统计,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日报、人民网、新华网、国家文物局官网和学习强国平台等国家级媒体对我市红色文化资源的宣传报道60余篇,湖北日报、长江日报等省市媒体发稿150余篇。
3.深化文旅融合,发挥红色旅游资源作用。出台了《武汉市红色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发布《武汉红色旅游手绘地图》,打造6条红色旅游经典线路,推出10条红色旅游公交精品线路和地铁红色专列,“红色武汉·英雄城市”精品线路入选全国“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
4.服务中心工作,抓好党史学习教育。全市红色场馆把服务全市党史学习教育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开展场馆维修和环境整治工作,确保设施运行正常,服务有序高效;局属红色场馆已接待党史学习教育参观团队2万余批次,观众120余万人次;开展红色展览“五进”活动214场;举办“百年征程忆初心”武汉红色故事汇活动,在全社会掀起党史学习教育的热潮。
三、下一步打算
(一)加强顶层设计。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支持,进一步完善革命文物保护机制。加强革命文物保护的“一处一策”工作机制,探索建立市、区两级革命文物保护利用联系机制,文化和旅游、规划、城建、教育等相关职能部门参与,负责指导、协调、推动市、区革命红色文化资源传承弘扬和保护利用工作,同时推进制定武汉市的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的规范性文件出台,推动武汉市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的法治化、规范化进程。
(二)夯实保护基础。把革命文物保护纳入城市规划,结合城市改造,在推进历史风貌区建设中,严格实施涉及革命文物的建设项目审批,确保革命文物安全。同时全面梳理武汉市革命遗址遗迹、纪念设施和革命文物藏品,继续做好馆藏革命文物的认定、定级、建账和立档工作,强化革命文物资源数字化建设,建立武汉市革命文物资源数据库。
(三)挖掘价值内涵。举办学术研讨会和座谈会,加大对发生在武汉的重大革命历史事件地位及作用的研究,深入挖掘革命文物背后的红色文化精神价值内涵;打造革命文物精品展览和舞台剧目,提高红色文化展示水平;指导全市红色文化场馆继续加强服务全市党史学习教育、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等红色社会教育工作;加强红色旅游资源开发,提升红色文化传播力。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