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微信 |微博 |手机版

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

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对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第20200535号提案的答复意见

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对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第20200535号提案的答复意见

时间: 2020-10-20 16:23 来源: 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

一、我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主要工作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文化软实力”已成为城市间竞争实力的最重要衡量标准之一。从国家的层面看,文化软实力更为注重的是意识形态、主流价值、文化认同、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弘扬、本国文化对外的扩展与传播等。从城市层面看,文化软实力是指这座城市文化的影响力、感召力、凝聚力和吸引力。因此,我们认为,城市文化软实力是由文化事业所建构的价值体系和文化产业所形成的文化影响力所共同形成的,体现的是一座城市强大精神的文化凝聚力、文化传承力、文化创新力、文化辐射力、文化保障力和文化竞争力。这种文化软实力对城市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为城市的持续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文化氛围和智力支撑,它能扩大城市的外在影响,传播城市的形象,增强城市的吸引力。

(一)认真梳理武汉历史人文资源

在国际竞争方式发生重大转变的今天,文化遗产资源日益成为各国的核心战略资源,重要的文化遗产资源也已成为各国在全球范围内获得竞争优势的“利器”。

盘整武汉市历史之城文物资源情况。武汉市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08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45处。以南岸嘴为原点的长江文明之心及其周边区域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2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46处,分别占全市上述三级文物保护单位的65.6%,48.1%,31.7%。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占武汉市近三分之二,是武汉历史之城建设的核心区域。

梳理武汉市历史之城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情况。我市共拥有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634项(国家级15项,省级62项,市级167项,区级390项),各级非遗传承人621人(国家级18人,省级59人,市级220人,区级324人)。其中,“长江文明之心”区域内,入选国家级代表性项目和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的数量,占到全市入选国家级数量的80%以上。同时,一批国家级表演类非遗项目(汉剧、楚剧、湖北评书、湖北大鼓、湖北小曲、武汉杂技、京剧)和我市中医药文化的代表马应龙制药、叶开泰制药也都布局于此。此外,该区域内的江欣苑社区还是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是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非遗保护的全国典型。

(二)发展红色旅游,打造红色旅游品牌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2019年国庆假日期间,全市各大文化旅游场所整合红色资源,提升红色旅游产品品质,推出系列红色旅游产品。武汉11家市属博物馆、纪念馆推出40余项展览和活动,其中武汉革命博物馆推出“为了可爱的中国——方志敏烈士生平展”,游客观展缅怀革命先烈方志敏的光辉一生;武汉中共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推出“伟大光辉的一生——陈云生平业绩展”,展出陈云读过的部分马列著作、陈云化名“廉臣”所著的《随军西行见闻录》单行本以及和陈云同志相关的用餐、退工资收据等珍贵的文献资料,追思他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光辉一生;中国共产党纪律建设历史陈列馆推出“伟人风采人民公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廉政风范图片展”,回顾毛泽东等革命伟人廉洁奉公的高尚风范;辛亥革命博物馆承办的“祖国立交桥:武汉70年‘路’与‘城’的协奏曲”展览,以建设“祖国立交桥”为主题,通过140余幅图片和180余件展品,回顾了70年来武汉城市的变迁和发展,展示了凝结武汉人智慧与汗水的硬核“武汉造”。各大旅游景区也推出爱国主题活动,姚家山旅游景区“我和我的祖国”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露营嘉年华;木兰天池景区推出创意爱国手绘步道,开展国旗打卡点活动,游客兴致盎然。

积极推进红色旅游。一是召开座谈会。为落实市政府领导来我局调研文化和旅游工作时对全市红色旅游发展提出的要求,充分发挥我市红色革命文化资源优势,加快推进我市红色旅游的发展,5月10日下午,我处组织召开了全市红色旅游发展工作座谈会,全市相关博物馆参加座谈。8月14日,我处组织召开红色旅游创新发展座谈会。邀请专家学者、红色旅游重点经营企业《武汉市红色旅游创新发展计划(征求意见稿)》,就促进我市红色旅游大发展畅所欲言,建言献策。二是开展实地调研。我处针对汉口和武昌较典型的八七会议会址、八路军办事处旧址、武汉革命博物馆等处红色旅游场馆进行实地走访调研,根据座谈和实地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初步形成了全市红色旅游调研报告初稿。

(三)基本形成东湖中国光谷发展科技旅游的定位和思路

经过多轮调研座谈、实地踏勘、收集资料、征求意见,我局于2019年12月初完成《武汉市全域旅游总体发展规划》成果提交专家评审。规划对我市旅游资源进行了全面梳理、分析、总结和提炼,并对标国内外一流大城市,通过大数据分析对比,研究提出了符合武汉市情的旅游发展空间布局、目标定位和基本思路、主要措施,为我市未来旅游发展提供参考。

《规划》对东湖光谷的定位是:依托光谷高校、高新产业,打造国家高铁研学基地、科技游示范基地、文创旅游基地、将科技注入生活,改变旅游和体验方式,将城市旅游融入VR、AR,具有“创意、青春”的科技驱动型文化创意旅游示范区。并构建“一区、两节、三基地、四景区”的空间结构。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以保护整理文化遗产为核心,提升文化传承力

进一步加大保护武汉老城历史风貌和城市肌理工作,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城市建筑形态、风格、色调的总体设计,进一步彰显武汉高品位的文化魅力。近几年,武汉媒体与政府对文化遗产的重视大为提高,取得显著成效,但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以及整合方面还需继续加强。武汉文化古老而悠久,文物遗存丰富,民俗民风多姿多彩。怎样进一步开发、运用这一宝贵的文化财富,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一项重要使命。

(二)以“文化名牌”打造为重任,提高文化创新力

通过推动文化创新,不断形成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文化产品,是提高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任务。武汉在精品创作中,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在“五个一”评选中成绩喜人,但文化品牌并不等于“文化名牌”。武汉缺乏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文化名牌作品。文化名牌的打造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好的选材、优秀顶尖的创作团队、后期的策划宣传推广,三者缺一不可。应积极利用社会资本,着力打造精品力作,开拓尽可能多的传播频道和尽可能高的传播平台,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巨人、巨资、巨作”的合力效应,从而实现文化品牌到文化名牌的跨越,包括推动文化机制创新、推动文化内容创新、推动生产和传播手段创新、推动文化人才引进创新等。

(三)以城市文化营销为手段,增强文化辐射力

城市文化是极为重要的城市品牌,鲜明的城市文化品牌将使城市受益并增值。如诚信操守可视为创业投资的环境,历史文化遗产、民俗文化等是典型的旅游产品,等等。因此,应该强化城市文化行销,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交流与竞争,把城市文化产品的国际交流和传播作为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提高武汉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特别是要注重城市文化产品的传播,包括建立合理的城市“产品结构”、注重本土化与国际化、构建营销传播渠道、积极支持文化机构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实施品牌国际化战略等。

(四)以文化惠民为目的,提升文化保障力

与国际上的一些文化名城相比,武汉在公共文化服务方面有较大差距。1100多万人口的武汉市共有14个文化(群艺)馆、16个公共图书馆、25个国有博物馆(纪念馆)、84个24小时自助图书馆、163个街(乡镇场)文化站、1249个社区文化活动室、2122个农家书屋。在公共文化服务方面存在着较大差距。武汉应从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出发,以政府为主导、以财政投入为保障、以城乡区域均衡发展为原则,以实现和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为目标,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机制灵活、政策激励”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切实实现政府公共服务和文化管理方式,完善公共文化服务法律政策,增强文化服务供应力,提升文化消费力,加大文化资源向基层及农村地区的倾斜力度,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建立公共文化服务考核制度,从根本上提升武汉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五)以推进文化创意产业跨越式发展为目标,提升文化综合竞争力

武汉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发展文化产业基础,已经确立“文化强市”战略,着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经过五年的努力,使武汉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014年的3.86%,提高到2020年的7%以上,成为武汉的支柱产业,形成具有科技融合、荆楚文化等鲜明特色的文化产业中部发展核心。坚持“发展现代产业、文化与科技融合以及资本运作”的发展思路。始终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发展骨干文化企业和创意文化产业,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扩大和引导文化消费,努力构建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科技含量高、富有创意、竞争力强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推动文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文化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积极调整优化文化产业结构,走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的路子。以文化内容创作生产传播为核心,做强做优做大文化主业。加快培育骨干文化企业,推动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促进文化资源、要素向优质企业、优势产业门类集聚。大力推进文化科技创新,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产业,积极抢占文化与科技、文化与金融、文化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制高点。 完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加快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诚信守法、监管有力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建立多层次文化产品和要素市场,促进文化资源流动,打造综合性、专项性、区域性文化产品和服务交易平台,提高文化消费规模和水平。完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积极鼓励社会资本投资政策法规许可的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企业建立有文化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形成体现文化企业特点、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资产组织形式和经营管理模式。

附件:

     已阅  打印  关闭